作为一家中国高速列车生产企业的领军人,郑昌泓永远记得,第一次乘坐欧洲之星时,内心那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以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为代表的中国30强领袖,与来自全球的工程机械产业巨头聚首一堂,就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及行业中长期走向进行了深入探讨。10月16日至17日,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50强峰会在北京盛大开幕。
国际化仍然是下一步坚定不移的道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可以在制造业板块中比肩世界优秀企业,谁能做好国际市场谁就能走到台前。这一全球性盛会是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韩国建筑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王民董事长发表全球50强获奖感言在随后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芮成钢主持的峰会论坛上,王民董事长在发言中表示,尽管世界经济仍然低迷,但机会也很多,特别是中国企业已经从扩张变为转型升级阶段,并将高品质产品和中国特有优秀服务带到全球市场。2013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50强峰会论坛举行会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致辞表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将继续作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路机事业部董事长——谢志霞国际市场好评连连 据了解,2013年4月16日,第30届德国慕尼黑宝马展开展第二天,三一路机事业部凭借平地机、摊铺机等拳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强势发力,屡屡收获订单。
但彼时,三一清醒地认识到,机械式平地机若没有自主研发的变速箱,必定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失去竞争力,处处受制于人。经过两年半努力,2012年5月26日,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平地机变速箱终于在三一下线。应用这些理论成果研发了多项工程机械的关键技术、系列创新性强的重要装备,并在冶金矿山、工程建设等行业中推广应用,为我国工程装备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4年3月,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捐资创立何梁何利基金并设奖,迄今共开展20届评选和颁奖活动,先后有1048名优秀科技专家获奖。据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介绍,本届中国仅有46位科技专家获得该基金科学与技术奖殊荣,其中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2名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3名。山河智能装备集团董事长何清华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他是本届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唯一获奖者。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荣获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的何清华现为山河智能装备集团董事长、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山河智能技术中心(国家级)主任、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等。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等出席颁奖典礼并向获奖者颁奖。承担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突破了静压预制桩、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大型桩工设备关键技术,引领了行业技术进步。如今,何梁何利奖已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奖励的典范。今年46位获奖人中,共有发明专利883件,人均19.2件,其中有22人曾赴国外留学或在海外工作,是学成回国、报效中华的海归人才。发展了液压挖掘机的控制与节能技术,推动了挖掘机机电一体化技术进步
人才是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实现强军梦必须不断培养大量高素质军事人才。而战争武器资源的持续运用,离不开装备维修。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做客新华网强军,靠不断培养人才新华网记者:您认为我们为什么要谈强军,如何才能强军?实现强军梦靠什么?徐滨士: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非常快,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在这个形势下,国外的一些反华势力总想遏制中国的发展,推迟中国的强大。所以,要想保护我们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就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由新华网和新华社军分社联合推出的《两院院士谈强军》系列访谈,将邀请众多院士谈强军,由院士个人成长经历为主线,畅谈国家和军队的变迁。装备贮存、转运、训练过程中受到损坏,我们要迅速恢复其性能,使装备保持良好的状态。
还有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和埃及在苏伊士运河沿岸展开了大规模的坦克大会战,为了维持持续的战斗力,以色列靠自己的技术水平,在18天的战争当中,对86%的损坏坦克进行了快速修复,而埃及、叙利亚的修理率仅为34%,所以以色列迅速获得了主动权,他们甚至还把敌人的坦克修好了变成自己的战斗武器,这就说明了修理能力对一个军队的重要性。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军队的历史进程融为一体,真情展现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
倘若在前线吃紧的状况下,坦克无法开赴前线,而军中却没有维修工兵,战争必然会陷入被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时候,我在东北生活了14年。从各个国家的战争经历看,装备维修都是特别重要的,维修能力直接影响战争的整体局势和最终结果。本期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徐滨士走进访谈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建立至今已经整整60年了,在这60年当中,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都成长为现在各个领域的军事专家。编者按:对于工程机械来讲,维修与再制造可以延续设备使用寿命,为设备拥有者创造持续的价值,并且能够循环利用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通过鼓吹中国威胁论来为自己扩充军备找借口。新华网消息:强军梦是国家的梦、军队的梦,也是每个官兵的梦。
而对于战争,要么一蹴而就,在顷刻之间决出胜败。过去我们的装备恢复性能主要是靠更换备件。
要么持久对抗,直到战争的天平趋向具备胜利因素的一方。一个苏联专家告诉我: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每年制造3万辆新坦克,但是整个战争期间却修理了43万辆次战损坦克,最后打败德国不仅是靠每年3万辆的制造能力,更重要的是靠43万辆的修理能力。
要想建好一个国家,必须强国才能有家,没有强国就没有家,而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强国的前提。装备维修的作用,就是要保持战斗力和维持战斗力。强军需要靠人才,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既懂军事,又懂技术。我们现在虽然处于和平时期,但我们要保持作战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做客新华网,讲述战争时期装备维修的核心关键所在。装备维修是战时核心竞争力新华网记者:您在装备维修领域研究了半个世纪,您个人的成长见证了中国军队的发展变迁。
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强军梦,我是深有感触的。在和平年代,很多人提出不打仗了,装备维修对军队来说还重要吗?徐滨士:非常重要。
特别是军事技术装备方面的专家,例如现在的坦克总设计师,火炮总设计师,火箭总设计师,原子武器的总设计师等等。坦克上有一些重要的零件,过去我们自己修不了只能从国外买,订货可能一年后才有,影响我们的坦克训练,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修理能力
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强军梦,我是深有感触的。编者按:对于工程机械来讲,维修与再制造可以延续设备使用寿命,为设备拥有者创造持续的价值,并且能够循环利用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和平年代,很多人提出不打仗了,装备维修对军队来说还重要吗?徐滨士:非常重要。而战争武器资源的持续运用,离不开装备维修。
特别是军事技术装备方面的专家,例如现在的坦克总设计师,火炮总设计师,火箭总设计师,原子武器的总设计师等等。一个苏联专家告诉我: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每年制造3万辆新坦克,但是整个战争期间却修理了43万辆次战损坦克,最后打败德国不仅是靠每年3万辆的制造能力,更重要的是靠43万辆的修理能力。
坦克上有一些重要的零件,过去我们自己修不了只能从国外买,订货可能一年后才有,影响我们的坦克训练,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修理能力。人才是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实现强军梦必须不断培养大量高素质军事人才。
装备维修是战时核心竞争力新华网记者:您在装备维修领域研究了半个世纪,您个人的成长见证了中国军队的发展变迁。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通过鼓吹中国威胁论来为自己扩充军备找借口。